| 向中高考致“静”! - 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 -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2010年成立的中国首家以应对气候变化为目的的全国性公募基金会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缔约方会议观察员组织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成员单位
全国先进社会组织、4A级基金会
  • 中国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东街18号
  • 8610 84239412
  • thjj@thjj.org
首页 > 应对气候变化 > 碳汇故事 > 正文

宁静中国 ▪ 我在行动㉗ | 向中高考致“静”!

媒体:生态环境部  作者:史小静
专业号:林森
2024/6/11 10:57:54

又到六月“考试季”,为给广大考生营造安静的学习、生活及考试环境,连日来,各地纷纷开展中、高考期间“绿色护考”行动,为莘莘学子顺利考试保驾护航。

为考生按下“静音键”

营造良好考试环境,严控噪声污染是关键。这两天多地陆续发布了“禁噪令”,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确保考场周边噪声得到有效控制。

江苏省南京市印发《关于加强中高考时期噪声管控的通告》,暂停审批考试期间的夜间施工申请。

安徽省合肥市规定,今年中、高考期间,考场周边500米范围内各工程项目停止一切施工作业。

浙江省舟山市也明确,在考点、文教、居住区等周围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重庆市针对初中、高中学校周边道路以及居民区、社区等考生集中区域周边道路,也明确加大机动车违法鸣喇叭等交通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

除了限制噪声外,各地也进一步明确职责分工,加大巡查力度。

按照“定人、定岗、定责”工作原则,高考期间,广东省中山市、镇两级生态环境保护部门预计将出动执法人员72人次、环境监管执法车12台次,在12个考点驻守护考,开展实时噪声环境质量的监测及周边环境巡查,及时排除影响考生考试的各类违法违规噪声行为。

严格落实夜间值班制度,福建省泉州市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信访投诉24小时值班制度和“四个第一时间”要求,确保群众投诉的噪声污染问题得到及时响应和有效解决。

整治“炸街飙车”,山东省青岛市以“护航莘莘学子、守护静夜畅安”为主题,加大校园及居民区周边交通秩序整治力度,重点、校车超员超速、乱停乱放、乱鸣喇叭、大型货车闯禁行等违法行为,为广大考生营造良好的备考氛围。

在保障“安静”的同时,一些地方也多措并举,在绿色出行、异味污染等多方面加强保障。

成都市呼吁广大市民在高考期间减少自驾车出行,尽量错峰出行、绿色出行,错开考生出行高峰,选择步行、自行车和公共交通等出行方式,为考生出行畅通贡献一分力量。

对于考场周边环境,山东省济宁市倡导文明陪考,呼吁在送考车辆临时停车区域,不要乱停乱放、不乱扔垃圾,共同守护考点周边环境和秩序。

针对空气质量,绿色护考期间,江苏省苏州市加强考点周边重点区域内废气排放单位的排查力度,确保配套的废气处理设施正常运行,厂界无明显异味,对检查中发现的环境违法行为从严查处并要求立即整改。

何须等到“考试季”?

每年的“绿色护考”行动,都体现了各地对中、高考考生的关爱和重视,但降噪的需求又何止只在“考试季”,需要“静一静”的又何止是考生而已。

隔壁的装修声,楼下的广场舞,远处建筑工地的轰隆声,窗外店铺大喇叭的吆喝声……近年来,有关噪声引发的纠纷和投诉越来越多。

数据显示,噪声污染投诉占据环境投诉总量前列。生态环境部发布的《中国噪声污染防治报告(2023)》显示,从生态环境部门全国生态环境信访投诉举报管理平台(网络渠道)来看,噪声扰民问题占全部生态环境污染举报的59.9%,排各环境污染要素的第一位。

防治噪声污染,既是关乎“家长里短”的小事,也是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

事实上,每个人都希望针对“考试季”实行的特别“关照”不只是短暂的安静,希望这份福利能够长久地留在“日常”。

不久前,高铁“静音车厢”冲上微博热搜,“宁静小区”“宁静城市”的有关规划在地方试水,其背后都表明公众对安静权的日益重视,对噪声污染的明确抵制。

2022年6月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针对工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交通运输噪声、社会生活噪声分门别类提出污染防治要求,噪声污染问题显然有法可依。

这就要求地方政府尤其是相关部门切实提高政治站位,高度重视噪声污染防治法的贯彻实施,把噪声防治从每一天抓起,使之成为防噪、降噪、治噪的有力武器。对于公众而言,噪声污染防治不仅是法治课题,更是文明考题。人人参与、人人受益,就多一份共享宁静的空间。

来源 | 中国环境

编辑 | 吴雨桐

阅读 253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