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南长臂猿保护之路 - 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 -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为推动落实《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23-2030年)》,提升全社会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加快推动“昆蒙框架”的目标落地,生态环境部推出19个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实践成果,进一步展现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宣传各地典型经验做法,树立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先进典范。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海南长臂猿保护之路。
海南长臂猿(Nomascus hainanus)是仅分布于我国海南岛的特有物种,是海南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旗舰物种。海南长臂猿种群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急剧下降,成为全球最濒危物种之一,该物种种群保护问题逐步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
海南长臂猿(Nomascus hainanus)
海南长臂猿保护工作能力得到全面加强。形成霸王岭管理局监管—管护站具体负责—护林员(监测队)责任到山头地块的三级保护管理(监测)机制,同时实现现代化的监测手段。海南长臂猿种群数量得到有效恢复。经过保护工作的开展,海南长臂猿种群数量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的两群7-9只增加到2022年底的6群37只,种群数量均呈现稳定增长态势。海南长臂猿栖息地质量得到逐步改善。先后通过补植高山榕、小叶榕、紫荆等海南长臂猿喜食植物,以扩大和改善栖息地范围,栖息地修复面积近5000亩。
怀抱幼仔的母猿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经国务院批准设立以来,海南省积极做好海南长臂猿保护、监测、科研、宣传和栖息地修复工作,在海南省的精心呵护下,海南长臂猿家族不断壮大。一是实行严格管护机制。在内部实行三级保护管理(监测)机制,做到责任到位、人员到位、落实到位。二是开展野外调查监测。通过红外相机、录音设备等对海南长臂猿种群及个体进行全天候监测。开展长臂猿实时视频监测试点,在海南长臂猿C群活动范围安装19套智能监测设备,实现影像监测数据的实时获取,掌握海南长臂猿种群结构、活动习性、繁殖习性、食性等基本情况。三是强化海南长臂猿科学研究合作。与多所高校开展科研合作,并召开海南长臂猿保护工作论坛国际会议,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和各级领导的重视。四是加大科普宣传力度。利用电视、报纸、新媒体等新闻媒体宣传报道海南长臂猿,提升公众保护意识,形成周边社区主动参与保护的良好局面。
海南长臂猿保护工作也逐步赢得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支持和参与,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等国内外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保护组织都对海南长臂猿保护给予高度关注,对海南长臂猿保护工作的认同感得到全面提升。
供稿 | 生态环境部自然生态保护司
编辑 | 宋祥 刘阳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