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陕西秦岭川金丝猴科学监测与保护 - 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 -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2010年成立的中国首家以应对气候变化为目的的全国性公募基金会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缔约方会议观察员组织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成员单位
全国先进社会组织、4A级基金会
  • 中国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东街18号
  • 8610 84239412
  • thjj@thjj.org
首页 > 应对气候变化 > 碳汇故事 > 正文

生物多样性优秀案例(69) | 陕西秦岭川金丝猴科学监测与保护

媒体:生态环境部  作者:内详
专业号:林森
2024/6/11 11:02:01

为推动落实《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23-2030年)》,提升全社会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加快推动“昆蒙框架”的目标落地,近期生态环境部又推出19个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实践成果,进一步展现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宣传各地典型经验做法,树立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先进典范。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陕西秦岭川金丝猴科学监测与保护。

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秦岭北坡,总面积约6.9万公顷,属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动物种类丰富,其中川金丝猴24群约1973只,是我国川金丝猴分布的最北限,也是分布最集中的地区之一。

近年来,自然保护区不断精细管理措施,加强保护力度,金丝猴数量明显增加,监测群川金丝猴个体数量由最初的80余只壮大到如今的230余只。辖区内川金丝猴数量由最初的1200多只增长到如今的1973只,同时,大熊猫、羚牛、金钱豹、红豆杉等珍稀动植物数量及分布也有了明显增长。科研人员鉴别并命名了群内的川金丝猴成年个体,完成了监测群组信息统计,建立了家庭单元成年个体识别图谱,分析了种群动态变化原因。编印《秦岭精灵川金丝猴》科普书籍,在监测基地开展川金丝猴生物学特性科普宣传教育,让公众在绿水青山中享受自然之美、生命之美,年累计受教育人数达3000人次。

下载 (4)

川金丝猴家庭成员挨坐

为深入研究自然保护区内野生秦岭川金丝猴种群的行为特征和社会结构,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与西北大学科研团队合作,在玉皇庙区域对川金丝猴群进行投食招引,近距离开展观测和科学研究。一是分时段进行投食招引。每年的3-5月和10-12月分两个监测期对川金丝猴进行投食招引,为川金丝猴个体囤积脂肪和能量以生产和哺育幼崽。二是减小投食对金丝猴食性影响,将萝卜切片与玉米粒一起均匀地撒在投食区域里,最小化人为影响,对其投食的数量与次数进行严格的控制。三是保持川金丝猴自然生存状态。在投食结束后,猴群会离开投食区回到树上休息或自然取食。四是科学记录监测猴群信息,利用投食期间川金丝猴下地取食时机,近距离(0.5m-20m)观察,根据年龄、性别、体型、毛色特征、身体缺陷和其他明显特征,鉴别并命名群内的川金丝猴成年个体。在个体识别的基础上,对监测群进行连续观测,收集整理相关科研数据。

下载 (5)

金丝猴个体识别

秦岭川金丝猴是典型的树栖动物,在高山密林中飞速移动,生性胆小怕人,野外观察研究难度很大。其他栖息地环境复杂、不便近距离跟踪观察的野生动物,研究人员采用投食招引的研究方法,在减少对野生动物影响的前提下进行各类生态保护研究。

供稿 | 生态环境部自然生态保护司

编辑 | 刘阳

阅读 264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