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甘肃李子坝村:与熊猫为邻的村庄实践“协议保护” - 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 -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2010年成立的中国首家以应对气候变化为目的的全国性公募基金会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缔约方会议观察员组织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成员单位
全国先进社会组织、4A级基金会
  • 中国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东街18号
  • 8610 84239412
  • thjj@thjj.org
首页 > 应对气候变化 > 碳汇故事 > 正文

生物多样性优秀案例(66) | 甘肃李子坝村:与熊猫为邻的村庄实践“协议保护”

媒体:生态环境部  作者:内详
专业号:林森
2024/5/29 8:39:15

为推动落实《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23-2030年)》,提升全社会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加快推动“昆蒙框架”的目标落地,近期生态环境部又推出19个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实践成果,进一步展现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宣传各地典型经验做法,树立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先进典范。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甘肃李子坝村:与熊猫为邻的村庄实践“协议保护”。

李子坝村位于甘肃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最南端,属于大熊猫国家公园白水江分局管辖范围,是大熊猫国家公园白水江分局野生动物最丰富的区域之一。该区域动物种类繁多,有大熊猫、羚牛、金丝猴、雉鹑、文县疣螈等珍稀动物35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6种,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15种。不仅是大熊猫的重要栖息地,同时也是一处难得的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生物多样性基因库。

下载 (4)

李子坝村红外相机拍到的熊猫

2003年,在甘肃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和文县人民政府的支持下,李子坝村村民组建了一支二十多人的护林队,驱逐非法盗伐、盗猎人员,并对本村村民进行监督、教育。2008年,李子坝村引入协议保护理念,在生态保护补偿方面,发放保护奖金、建立社区基金、成立茶业合作社、提供电炒茶机补贴、引入节柴灶等;在社区合作方面,制定巡护计划、资源管理制度和村规民约,由巡护队进行巡护。

李子坝村为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和产业发展,开展了一系列工作:一是制定规章制度,定期组织护林队开展培训学习和研讨,提高护林队巡护监测的业务技能和社区工作能力;二是增强环保意识,组建自然教育团队,建立碧口生态体验小区李子坝自然教育中心,编制李子坝自然教育手册,开展自然教育活动,增强李子坝小学生对生态环境的认识和重视;三是推广清洁能源,促进生态保护补偿,积极筹措资金用于清洁能源示范村建设,组织推广实施节能灶改造项目,捐赠液化气灶具,与农户签订《森林资源保护承诺书》,为茶农购置电炒茶机等;四是带动茶产业发展,成立茶叶合作社,设立社区保护发展基金,开通李子坝村门户网站;五是组织社区参与巡护监测工作,基本摸清了李子坝村范围内周边的野生动物种类和分布情况。

下载 (5)

李子坝茶园

李子坝村通过协议的方式明确双方的责任及权利,根据保护成效来提供相应的补偿,同时推动绿色发展,为开展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共管共建提供经验。一是通过摸清社区“家底”,奠定社区共管共建工作的基石;二是基于能源替代和环境教育,增强社区农户的保护意识;三是构建奖惩的管理机制和设置生态公益性岗位。经过多年的努力与付出,李子坝村的采药、盗猎、盗伐现象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

供稿 | 生态环境部自然生态保护司

编辑 | 刘阳

阅读 283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Baidu
map